上运阁 >风水知识

汤姓的起源

  汤(tāng)姓?源出有: 源于子姓。出自夏朝成汤之号?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汤氏其得姓始祖为成汤!夏朝末年。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落首领名契 本是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于商(今河南商丘)。赐姓子氏!契传十3995四世至履!正值夏朝未代夏王桀统治时期,履?字汤?他即位后爱护民众!施行仁政,深受人民拥护 周围一些小国也慕名前来归附。因之势力迅速扩大、夏朝末期。帝桀为君!夏桀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诸侯们也不听从他的号令。汤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他顺从民意!不断积聚力量!开始有计划地讨伐夏桀,在贤臣伊尹的辅佐下!他先灭掉了商国附近的夏王朝死党葛国。接着经过十一次的出征!逐个灭掉了夏王朝的三个重要同盟附庸国韦国,顾国 昆吾国?成为了当时最强的诸侯国。汤在彻底8421孤立了夏王桀之后!领军一举灭夏王朝!把3779夏王桀放逐到南巢(今安徽巢湖居巢区)去悔过?之后!成汤建立了5961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王朝。定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始称商汤?汤逝世后!被后世谥为“成汤”。历史上尊称为“帝乙” 在成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字“汤”为姓氏者!是为河南汤氏。史称汤氏正宗?该支汤氏正确读音亦作yáng(ㄧㄤˊ) 汤氏族人大多尊奉商汤(子履?成汤)为得姓始祖? 源于子姓!出自西周初期亳国国王汤子偃!属于以先祖谥号为氏!汤子7390偃:子姓?陕西始平人 著名西周初期亳国国王 生卒年与具体在位时间待考、诸羌始祖,汤氏鼻祖之一!周公姬旦在二次克商(镇压武庚反3499叛)之后 封殷商遗贤微子启于宋地(今河南商丘)?建立宋国,负责治理部4733分商商遗民 微子启逝世后?传位于弟弟宋微子仲。再传之子宋公稽子稽!宋丁公子申,乃至子偃?时在西周初期,到了秦厉公嬴利执政时期(公元前476~443年)?大举出兵伐渭首!震动湟中,当时唐旄羌?发(亳)羌随羌王卯被迫南出赐支河(今青海境内黄河河曲) 西徙数千里进入西藏高原。之后6720唐旄羌驻牧于藏北羌塘,成为藏族的先民始祖之一,而所谓发羌。就是亳偃王子偃的嫡裔族人!又称“亳羌”?入藏后定居于雅隆地区,建有“大蕃国”,汉音译为“大亳国”,就是后来在唐朝时期强盛一时的0023吐蕃民族、到了唐高宗李治龙朔三年(公元663年)?大蕃国王松赞干布移都拉萨城!并尊偒人之俗,立国于山巅!建立西藏第一个统一国家“吐蕃”!汉史音译为“杜亳”或“杜伯”,西藏的首府富拉萨!在藏语中读“2097惹萨”?“惹”的藏译为“羊”?“萨6260”的藏译为“土”?全译就是“羊土” 而羊与汤可通用?土与杜亦可通用、因此拉萨又称“6081汤杜”,显然大2077亳国之都拉萨之名,源自于9032陕西杜亳国的唐(汤)杜氏?而汤(唐)氏则成为吐蕃国贵族、吐蕃赞普即称“汤(唐)”,汤(唐)在藏语中译为“千里之王”,而蒙古语称藏族为“汤(唐)古特”,或“汤(唐)兀”?“汤(唐)兀惕”等,因唐与汤同音同义,所以吐蕃唐氏音译即为汤氏!到了隋、唐之时、吐蕃将帅中1874有著名的汤乞髯。汤忠义,汤没藏等历史名人、在明朝时期的史籍记载中,藏民族中就有汤汤部族?因而汤氏一0275直为后来的藏族姓氏之一?但今则大多通译为唐氏?是受大唐王朝高压政策所至。6800只有少数族人一直沿用汤氏至今?在今藏、羌民族中!多有称汤氏?唐氏者!读音皆作tāng(ㄊㄤ)! 出源于荡氏、出自春秋0235时宋国荡姓家族 属于简改姓字为氏?据史籍《万姓统谱》记载、春秋时期 宋国有荡姓、后去掉草字头成汤氏!周武王灭殷商后!封商纣王之庶兄微子启于宋,以奉汤祀、至春秋宋国大臣荡原,任司城、其子公孙寿不愿继父位,由其子子荡意诸继任!后子孙去草头称汤氏、荡侯的子孙为避祸?便去掉“荡”字的“草”字头!而改为远祖共工氏的......余下全文>>?

李姓的起源

  李姓起源    李姓起源     一, 寻根溯源:     李姓是当今中国第一大姓、也是世界头号大姓?人口大约有八千七百多万!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就地区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则少于8% 尤其在东南沿海诸省!比例仅在4%左右,在台湾排名第五位 若世界上所有姓李的人并排站在一起 能够环绕地球一圈半      李姓起源于今河南鹿邑 鹿邑古称苦县、春秋时先属陈国,后归楚国,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即李姓始祖老子(李耳)的出生地。从远祖皋陶到大唐脉裔是李姓由萌芽到壮大的历程?李姓血脉中的12个政权(大成?西凉,凉?吴 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58个帝王。无数将相名臣!是中国历史上所建的政权最多的姓氏,李姓为唐代国姓、唐以后蕃衍兴旺?蔚为望族?     考李姓的起源和得姓始祖?归结起来 主要有九:     第一种说法: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木子”救命成李姓、商纣时,皋陶后裔理征 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理利贞逃到陈国苦县,1367为躲避纣王的追杀,利贞母子隐姓埋名一路乞讨,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因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得姓始祖3105为李利贞?至利贞十六孙李乾?字敬一?又名元果,其野?任周御史大夫!妣益寿氏?生子耳(即老子) 这种说法最早由唐朝李延寿提出?另一种说法是:据《姓氏考略》记载?周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 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 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0586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5299耳称姓的     第二种说法:指李为姓说!《史记·正义》引《玄妙内篇》云:"李母怀胎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 乃割左腋而生,"此说以老子为李姓得姓始祖,今鹿邑仍有民间传说,李母怀胎81年,在李树下分娩。李耳诞生时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李母呼道:"我的老儿子"、因而名之"老子",老子一诞生就用手指着李树 自认李姓,     第三种说法:出自他族改姓 三国时、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鲜卑氏有复4426姓储李氏,汉化后!改3640为汉字单姓李氏?是为洛阳李氏     第四种说法:出自他姓改李氏?据有关资料所载、唐开国元勋有诸将2602徐(徐氏 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鲜于氏等16氏?因立功从唐国姓。赐予李氏、     第五种说法:李树图腾说。直至今天!在我国个别少数民族中仍可找到以氏族图腾为姓的事例!如云南克木人中的野猫氏、水鸟氏和虎氏等!《东夷源流史》:"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为理?后因理徵避难以木子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为野生李,故由理氏培育成为家生李树、并以李树为神树 亦即图腾树,故凡李氏子孙 常于宅8429旁种李以为象征!至今还保存这个习惯,如1513李白家有桃李园!唐朝皇宫苑园多植李树。"     第六种说法:源于虎图腾说?此种观点认为李氏图腾不是李树、而是老虎 老子李耳生地陈楚地区的图腾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语"老虎"!龚维英著《原始崇拜纲要》中说:李耳亦楚语?即虎!老子故国陈,灭于楚、故得为楚人 陈属淮河流域 正呼虎作"李耳" 老子之亦名李耳,理由在此。李耳应是陈楚民间对虎的俗称!今陈地民间相传,老子生于庚寅年?属虎?当时苦县一带方言称虎为"狸儿",故......余下全文>>?

崔姓的起源

  清河崔氏在春秋时乃齐国公卿之一!至西汉时居住在清河郡(今河北清河县)?东汉以后成为山东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门下?西晋时讲究士族门第?崔氏被列为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   清河崔氏后长仕北朝、北魏时一度与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并称为「四大族」!    唐代崔氏仍然显赫!有23人做过宰相?唐初官员修订《氏族志》 把崔氏列为第一?唐太宗知后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下令改以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长孙氏第二、崔氏列第三 虽然如此、崔氏仍为士族高门、   清河崔氏曾分出一支为博陵崔氏,也为隋唐著名士族之一??

袁姓的起源

  一?姓氏源流   袁(Yuán)姓源出有三:   1!出自妫姓!为帝周代陈国始君胡公满裔孙诸之后,0130以祖名字为氏,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 《唐书·宰相世系表》!《明方九灵序四明姓氏谱图》等所载,袁姓出自妫姓?帝舜之裔,周时陈国始君胡公满之十一世孙诸?字伯爰?其孙涛涂!从齐桓公盟会?赐邑阳夏(故城在今河南省太康)!以祖父名字为姓(因古时爰。袁!辕相同),称为袁氏!据《袁枢年谱》载:“袁通爰 辕?榬!溒?援。8226一姓六字五族之异?”   2!出自妫姓、与上同源。以祖上称号为氏 袁姓的另一说涛涂字仲!谥号宣?时人称之为5691袁宣仲?其裔孙告,秦末时避难于河洛之间,少子政 以祖上称号为姓、称为袁氏,由于“爰”字和袁!辕。榬!溒?援等字的古义是相通的,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这六个字为姓,这就是《袁枢年谱》上所谓的“一姓有六字五族之异”!   3?出自0090其他少数民族有袁姓!如满、蒙?回 土家!彝 瑶?白、朝鲜族等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袁涛涂,以妫为姓的后裔、有被周武王灭商后封为陈侯的胡公满、妫满其孙靖伯庚,靖伯庚第九世孙名诸?字伯爰?其孙涛涂 以祖父的字“爰”为氏?称爰氏。春8701秋时世袭陈国上卿,“爰”和“袁”在古时通用?爰氏亦为袁氏!又因上古时爰又写作“辕、溒!榬、援”等字!所以后来的子孙就分别以8530这六个字为姓?正如《袁枢年谱》所云:“一姓有六6681字五族之异?”涛涂的后代世居阳夏。秦末年!传至辕颇裔孙辕告又避难徙居河洛之间!告少子名政 以袁为氏 其子孙后代未再混用?这样袁涛涂就成为袁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从上文所述!袁姓发源于河南太康。辕告徙居河洛之间 !而袁1553政因把辕改为袁、因而也有人认为袁政是袁姓的得姓始祖,西汉初年?袁政十一世孙袁爰、被封贵乡侯。复举家迁回阳夏定居!并成为当地望族 号称陈郡袁氏,东汉有袁姓播迁河南汝南?到袁爰八世孙袁安时贵显荣耀 因其不避权贵!为时人所称颂、又因袁安的子孙后代,累世官宦?四世三公?盛于东汉?“汝南袁氏”遂成为东汉5991的著姓、到东汉末年!袁姓有袁绍称雄河朔、袁术僭号寿春!皆名噪一时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陈郡袁姓迁河东太原,有陈郡的袁焕(袁安叔父袁璋的后裔)迁京兆。后又分出华阴一支,袁绍次子袁熙的裔孙袁令喜,世居河北东光?袁术败后 子孙散逃于襄阳 居彭城者、出自陈郡。为袁生之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中原板荡。晋室南迁。许多居于中原的袁姓士族渡江南下!历东晋。宋,齐!梁,陈!多因仕宦而散居江南各地,另外还有许多袁姓人聚居在江西袁州宜春郡!形成当2684地大族、袁州也因袁姓聚族而居得名、隋唐时期?袁姓子孙旺于江南?而中原袁姓依然繁衍不衰?而且有资料表明唐宋时期袁姓仍为中原大姓 这一时期!还有部分袁姓徙居浙江杭州 宁波!奉化 鄞县及四川成都。江西南昌?福建福安等地,宋末?随着金兵南下和蒙古骑兵进扰、袁姓又徙居于今湖北丹阳,安徽庐江?江苏无锡。扬州!南京等地,宋元以后,袁姓子孙辗转徙居到全国各地,近代史上?做了八十三天皇帝的袁世凯。望出项城!其妻妾成群!家族庞大达千人,分居全国各地 侨居美。英?法,德!日 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港 澳。台!至此袁姓人已遍布海内外!如今。袁姓人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四川?河北!江苏 河南?江西?浙江等省多此姓,上述六省袁姓约占全国汉族袁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四?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三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五四   三!历史名人   袁 盎:字丝。汉朝楚人。个性刚直,有才干,汉文帝时名震朝廷、因数次直谏?触犯皇帝!被调任陇西都尉 后迁徙做吴相!吴王优厚相待?他在汉武帝“七国之乱”时?曾奏请斩晁错以平众怒、结果七国3143之乱平定后?他就被封为太常 显贵异常!是《史记》与《汉书》两大史书都有详尽记载的袁氏头一位扬名史籍的袁姓杰出人物,   袁 安:字邵公,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西南)人?东汉名臣?少承家学。举孝廉,曾任阴平长,任城令 。驭属下极严!吏人畏而爱之!明帝时?任楚郡太守 河南尹 ?政号严明?断狱公平?在职10年?京师肃然!名重朝廷 !后历任太仆,司空、司徒?和帝时。窦太后临朝、外戚窦宪兄弟专权操纵朝政 民怨沸腾?袁安不畏权贵,守正不移 多次直言上书!弹劾窦氏种种不法行为、为窦5563太后忌恨?但袁安节行素高!窦太后无法加害于他!在是否出击北匈奴的辩论中!袁安与司空任隗力主怀柔,反对劳师远涉,徼功万里。免冠上朝力争达10余次。京师肃然?名重朝廷、为时人称道。其后代多任大官僚 汝南袁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   袁 绍: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高水西北)人。出身于“四世三公”的官僚世家,少时为郎,灵帝时辟为大将军何进的椽属 中平元年(184年)任中军校尉、灵帝死,绍劝何进召董卓进京诛灭宦官?及何进为宦官所害、立即率兵进宫。将宦官无论少长一并杀光?董卓入京后废少帝,他出奔冀州?初平元年(190年)与各地?

司姓的起源

  神农为上古部落首领时!有一位专事占卜的大臣名司怪!其后代子孙以司为姓?称司氏,   春秋时?郑国有大夫名司成?其子孙以祖字为姓,为司氏一支。   春秋时,晋国有大夫叔虎。被封于郄?建立郄国 下有卿士司臣,其后亦姓司氏。   春秋时有程国、伯爵!时称程伯 至程伯休父时!为周王室司马官。受赐为官族 其支庶子孙遂为司姓!   春秋时卫国卫灵公有子公子郢?其子孙世为卫国司寇。后裔以官为氏、姓司寇氏 后改为单姓司!   历史上的复姓司德!司城等,其后裔亦改为单姓司!称司氏   聚集地 :   堂号   "淮右堂":宋朝时候舒州团练司超?屡立战功?在蔡州?绛州,郑州,蕲1255州等地做官,这些地方都属淮河之右?他熟悉淮右江山的险易、所以打起仗来百战百胜   历史名人 :   司居敬:元朝时恩县(今山东平原县等地)人?生活简朴,为人耿直至元末为邹县尹。他勤政爱民。常到各地查询民情、当地县民当时最大的困难?是要把田赋运到胶州交纳,路途遥远!往返困难 他曾6074三次上书。要求改运滕县!终于得到允许!后来又了解到许多人想读书!但没有学校。8437于是他建造学宫!广设学田?把自己的藏书也捐给学宫 他离职后?县民为他刻石。歌颂他的功德,,

姓丁的起源

  丁姓是当代第46大姓。丁又是我国诸家姓氏中笔画最少的一个姓氏,许多民族里都有丁姓?然而!它的家族 姓源却较为复杂。据有关史籍介绍 丁姓至少有五支来源,     第一支见诸於《姓氏考考略》!该书云定“太公金匮,武王伐纣,丁侯不朝!丁姓始此 ”周武王伐纣之时!就有了丁姓的诸侯?但这位丁姓诸侯的详细情况、却没有更多的文字记载?     丁氏的第二支姓源来自於姜子牙一族!姜子牙是周朝的大功臣 儿子姜及死后?也被周王追谥为丁公!其子孙便以丁为姓!藉此缅怀先祖曾位尊丁公?史书记载较为详细!“丁氏 姜姓 齐太公生於公!支孙以丁为氏,”(见《通志··氏族略·以次为氏》)“齐太公生於公,支孙以谥为姓,”(见《元和姓纂》)自从这一支丁姓问世之后,其散居的地盘最广,人数最多!也就是说?千百年来 中国的丁0349姓大都源自这一世系。这一系的主要发源地、在今山1122东济阳,姓氏书说“系承姜?望出济阳”!即是证明、     丁氏的第三支姓源。始於三国时期?三国0866时东吴孙匡将军一族的后人全部改姓丁?这就是《0710三国志·吴志·孙匡传注》所说的:孙权的族人因过失造成军粮仓库失火 贻误了战机?孙权大怒。不许孙匡姓孙?孙匡的后代子孙也被迫因袭丁姓?     从三国时期开始 在丁姓之中?於是有了三支姓源、同在繁衍滋长 承袭相传!后来出现的丁姓第四支和9849第五支姓源?一支是西域人改姓为丁 一支则改自丁氏、      这样,丁姓就出现了5个分支?即丁侯之后!丁之后。孙匡之后 西域人改姓 於庆之后,他们共同组成了丁姓的庞大阵容。     丁氏名人、不绝於史,汉时,有帮刘邦打天下被列为“十八元功”之一的丁复!项羽的部将丁公,东汉经学家丁恭、三时孙权的大8765将丁奉。颇受曹操赞赏的才子丁仪等、清时有丁宝桢 丁日昌、丁汝昌,丁敬?丁申,丁丙,丁取忠 丁耀亢等、其中丁日昌在光绪年间?任江苏巡抚!是洋务运动中的活跃人物?!齐姓的起源

祁姓的起源和来由?

  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五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八、?   (一)寻根溯源 祁姓来源有六:1、出自春秋时晋国公族、据《元和姓纂》和《辞源》所载、春秋时晋献侯四世孙奚为晋大夫 食邑于祁(故城在今山西祁县东南十五里处古县镇),遂以邑为氏,2。出自姬姓,黄帝之后 据《广韵》所载!黄帝二十五子 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中含祁姓、3,出自陶唐氏、是尧的后代!据9392《姓氏考略》所载、帝尧伊祁氏之后有祁姓,4、据《路史》所载?少2908昊之后有祁姓。5,周时司马祁父之后?以名为氏。一说祁父乃管理兵甲之事的官职、后世以官命姓!6?出自他族、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又?清满洲八旗姓奇德哩氏后改3772为单姓祁?清时甘肃西宁(今属青海)土司?甘肃碾伯县(今青海乐都)土司为祁姓,乃蒙古人?土族祁嘎氏,汉姓为祁!今土家?彝,满!保安?东乡,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二)得姓始祖 祁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大夫。晋悼公时任中军尉。后因年老请退!初荐其仇人解孤代己,因解孤未及赴任而卒!又荐己子祁午以代,孔子赞其:“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可谓尚公矣,”晋平公即位后!被任为公2755族大夫、本为姬姓!晋平公一年(前五五六年)食采于祁 遂以地为氏改姓祁,   (三)繁衍播迁 祁姓发源于祁地、当时的祁地 几乎包括整个晋中平川?晋顷公十二年(前五一四年)!祁奚之孙祁盈因罪被杀?食邑亦被没收、此后祁姓子孙散居晋地,三家分晋后、发源于祁地的祁姓在今山西!河北!河7522南等省散居开来?西汉时!见诸于史册之1377祁姓有杨王孙友祁侯它(一作祁侯)?新丰(今陕西渭南西南)富人祁太伯?可见2770此际已有祁姓定居陕西。魏晋南北朝时期?祁姓见诸史册依旧鲜少、但据《郡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所载,祁姓郡望有二:一为太原郡。一为扶风郡,表明此际至隋唐!祁姓7137家族曾长期繁衍于上述两地?并且人丁兴旺。声誉响亮 后期他地之祁姓亦多由此二处分衍而出,9198此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北民大迁徙的时代?由于北方士族7726大批南迁!祁9727姓南迁也势在必行?如三国时吴有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祁庚、此际见诸史册者还有北魏河东(治今山西夏5128县)人祁纤 隋唐时期、祁姓在北方分布更广,今山东。甘肃都有祁姓0444人入居 两宋之际!尤其是南宋以后 南方之祁姓逐渐兴旺起来,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都有祁姓人定居!名载史册之南方籍人士也逐渐多了起来!元末明初的社会动荡,!

姓赵的起源

  你好,很高兴为你答题!赵氏起源  起源主要有三:   ①出自嬴姓 周穆王赐赵城 因邑为姓   根据《姓纂》记载?赵姓的由来是这样的:“帝颛顼伯益嬴姓之后!益十三代至造父?善御?事周穆王、受封赵城!因以为氏?”    由此可见!8492最初以赵为姓的人 是颛顼帝的子孙造父!他0154以善于驾御?于周穆王的时候,得到了赵城这个地方为封地?就以封地的名称做为自己家族之姓、而世代相传下来?当时的赵城!现在的位置大致是在山西省赵城县西南,后来、这个家族曾繁衍到天水(今甘肃省)、南阳(今河南)?金城(今甘肃),下邳(今江苏)?颍川(今河南)一带,   据历史记载,赵姓的血缘祖先是上古时期五帝之一少昊金天氏!传说,少昊的女儿女修因吞玄鸟卵而生皋陶!皋陶的第十四世孙造父生活在周朝!因善于驯马和驾车!深得周穆王的宠爱。后由于他在平定徐偃王叛乱中及时驾车护送罚穆王回京城,周穆王就赐给造父赵城(在今山西洪桐)作为封邑。造父的后世子孙以封邑赵城作为姓氏!形成赵姓?由此、中华民族姓氏大家族中最早的一支——赵姓形成、其后在战国初年建立赵国。公元前222年为秦国所灭,其王室贵族和平民百姓纷纷以国名为姓 称赵氏?赵氏是我国六大姓氏(李王张刘陈赵)之一!有“王张李赵遍地流(刘)”的说法,   周朝末年、造父的第七世孙叔带因受排挤?率领部分宗族投奔晋国?而没有迁往晋国的赵氏宗族仍居住在赵城,从此!赵姓不但在晋国扎下根来?而且逐渐昌盛壮大!到了春秋末期。也就是周威烈王的时候。赵家的权势更大!进一步与同为大夫的韩家和魏家瓜分了晋国、而分别自立为一个诸侯?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三家分晋”?后来!赵国的国势越来越强!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其都城设在晋阳,也就是现在山西省太原县的北面?由此可见!现在所有姓赵的人,最早都是山西人!后来才逐渐移居他处,“五百年前是一家”,以姓赵的人来说,如果像这样认真的推溯,又岂止8237是500年而已,   “三家分晋”后所建立的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赵国被秦灭亡后?赵姓出现了两大分支——天水赵氏和涿郡赵氏,赵国末代君王赵嘉被秦始皇迁往西戎 赵姓一部分随之迁往甘肃!居住在天水!形成天水赵氏!赵悼襄王之子赵迁被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其后裔在汉时又自房陵迁居到涿郡蠡吾(今河北博野)!形成赵姓另一支派——涿涿郡赵氏,此后赵氏又不断向外扩展?甚至到9756了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   ②两度立国!皇帝赐姓   到了宋代?随着赵姓王朝的建立 赵姓的地位更为显赫?且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宋朝时300多年!有18位2741赵姓皇帝,北宋太宗时!党项族拓拔部首领李继捧和李继迁先后归顺 朝廷分别赐姓名赵保忠和赵保吉。宋神宗时赐木荣姓名赵思忠、宋哲宗时赐河湟羌族隆赞青唐陇拶姓名赵怀德。其弟邦啐勿丁受赐姓名赵怀义。辽政权光禄卿马植因有功于宋室。宋徽宗赐他姓赵?名良嗣,南宋初年,鲜卑族人宇文虚中图谋救出被金朝掳去的宋徽宗!宋钦宗、因寡不敌众被杀、南宋朝廷赐他姓赵?另外!自唐代起!就有大批犹太人进入中国、尤以宋朝为最、犹太移民的姓氏均由皇帝亲赐!据明弘治二年(1489)碑记 当时的犹太人有李。俺!艾。高!穆、赵、金等十七姓?明朝永乐年间!有一位加入中国籍的犹太医生俺诚、以“奏闻有功。钦赐赵姓”?清朝康熙年间福建漳南道按察司赵泱乘也是犹太人!明太祖朱元璋对归顺的蒙古贵族宽大优待。分别赐予汉族汉名以示褒扬!有个蒙古贵族其巴图?受赐名叫赵忠美,他们后代也就姓赵了 在古代。一人受赐国姓!举族以3367为荣耀!全体族人均改姓国姓、这极大地扩充了赵姓人口。   ③少数民族改姓赵氏, 1547  随着历史发展 本为汉姓的赵姓!满!蒙古、......余下全文>>

陆 这个姓的起源是什么?

  1?相传吴回在帝尧时任火神祝融?他的儿子名终?因为在陆乡一带 所以叫陆终。他的后世有的就以陆为姓?称陆氏、   2,战国时田完裔孙齐宣王有个孙子叫通!9324受封于平原县陆乡 即陆终的故地?因此以陆为氏 史称陆氏正宗!这是山东陆氏的起源?   3。出自陆浑国!春秋时有一国名为陆浑国!公元前525年被晋国此国所灭?亡国之后的陆浑国遗民依照汉人的习惯。以国为氏、后代以陆为姓?   4、出自他族改姓、南北朝有代北鲜卑有很多鲜卑人复姓“步陆孤”氏 随魏文帝迁如洛阳后改为陆氏 ?

青姓的起源

  姓氏:青   祖宗:齐太公   分类:以祖名为姓   青姓起源:   青姓起源有两种说法:   1. 以祖为姓:   据《路史》记载:“齐太公之后有青氏,或云:青阳氏0288之后”,   2.蒙古人改姓而来   青姓起源于元代 先祖为铁木真的后裔,当时家族人丁兴旺,但并不姓青 0584原姓孛儿只斤!一门有九子一女,九子和女婿皆中状元、号称九子十状元?后来得罪了皇帝!被满门抄斩,逃出了三子 他们逃到一条河边 决定被迫隐名改姓。在还没决定改成什么姓的时候!抓0947到了一条鱼。于是将鱼用河水煮来吃 被一个渔民看到,说你们的清炖鱼还可以嘛,这样提醒了他们?于是取了谐音,分别改姓青!邓、余?因此三姓后世都知道。青!邓、余是一家,现在青姓多在四川成都以南、邓姓集中7236在四川广元一带!而余姓比较分散!   上述只是民间传说、并无史载为据,不足为信,但确有一部分青姓来源于蒙古族,依据待考。   3.历史名人:   青文胜!明代洪武年间为龙阳典史,   青文胜(1359—1391),字质夫,四川夔州人。明洪武十九年以贡生起为湖南龙阳县典史?   击鼓鸣冤天下闻,为民请命舍百身、   典史投缳自尽日,拼将丹碧拯苍生?   这首诗,写的是一名州县小吏5370为民请命?慨然献身的事,    事情发生在明朝洪武二十四年,再过五天、就是五月端阳,秦淮河畔。京师城内 一派节庆景象。可是,从湖南来的龙阳县典史青文胜!却闷闷一人?以酒浇愁!戏台上正演着《陈州粜米》。当唱到“任从他贼丑生!百般家着智能、遍衙门告不成?也还要上登闻将怨鼓鸣”时!他忽地被触动了心思。愤然掷杯!引项长啸!以拳捶案 连说了三声:“罢,罢?罢 ”   这一反常之举。引起了一位老者的注意 他对青文胜轻轻说:“‘罢’字出口万事休 小老不才、却能识人看相?君虽为小吏?却有大事在身!若无猜错 怕正是与宫门外安放的那面为臣民谏议奏事!鸣冤喊屈而设置的登闻鼓有关?”   青文胜闻言一惊?凝视老者!默然无语。   这个2748青文胜?五年前到龙5938阳任职,在知县手下做一名掌管缉捕、监狱的属官——典史?官职虽小!对公事他却无不尽心!龙阳地滨洞庭湖!连年洪水为灾!而当地仍承袭元朝苛政?重赋暴税。郡、县官吏不加体恤!层层催逼,稍有不从即被捆绑缉拿!投入监狱。青文胜对此痛心疾首?冒着越级呈诉的罪名?为民请命。向洪武皇帝朱元璋连上了三道疏本?大声疾呼:阳龙县8758“地本弹丸,赋同大邑……民命难堪。天鉴唯聪,”可是,三道疏本?如石沉大海、青文胜,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