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运阁 >风水知识 >风水堪舆

什么是五行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 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根据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爰稼穑" 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 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   五行学2353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0518  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2799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的归类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 如事物的特性与木6425的特性相近!则归属于木?而与火的特性相类似的事物?则归属于火 按照五行学说、自然界及人体等可分别归类如下:自然界五行人体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六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酸青生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苦赤长暑南夏火心小肠舌脉喜笑甘黄化湿中长夏土脾胃口肉思歌辛白收燥西秋金肺大肠鼻皮毛悲哭咸黑藏寒北冬水肾膀胱耳骨恐呻 五行的生克乘侮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相生即相互资生和相互助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为火之母!火则为9202木之子!   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约束,五行的相克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生!事物就无8224法发生和生长。而没有克。事物无所约束!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协调关系?只有保持相生相克的动态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发生与发展!   如果五行相生相克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正常的生克关系?而出现相乘或相侮的情况,相乘、即五行中的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比如、木过于亢盛?而金又不能正常地克制木时,木就会过度地克土?使土更虚?这就是木乘土 相侮,即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太过?使克它的一行无法制约它。反而被它所克制。所以又被称为反克或反侮!比如,在正常情况下水克火,但当水太少或火过盛时!水不但不能克火!反而会被火烧干,即火反克或反侮水,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学利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归属于五行,从五脏的资生来看?肾水之精以养肝木、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水?这说明了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来看,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7763制肝阳上亢!即金克木?肝气条达 可以疏泄脾土6277的郁滞?即木克土!脾的运化?可以避免肾水的泛滥 ......余下全文>>

五行是怎么来的

  “五行”一词、最早出现在《尚书》的《甘誓》与《洪范》中!在《甘誓》中是指“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洪范》中则指出“鲧矱洪水?汩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范九畴……鲧则殛死 禹乃嗣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 彝伦攸叙……。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 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樯、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 从革作辛,稼樯作甘?”它提出了为人们所用的以水为首的五材排列次序?以及五材的性质和作用、但是它没有触及“五行”之间的内在联系!   “五行”在《洪范》中已被明确为水!火、木,金。土?而且被认为是首要之事?在周幽王时!已将“五行”认定为构成万物的五种基质,在《左传》中也存在着“五行”!在这里?他是被认为是“地之五行”与“五材”,地之生殖密切相关的?   “五行”是关乎自然的呈现与持续运作!所谓“行”?郑玄注曰:“行者。顺天行气也。”而《尚书》提到的“五行”则具有一定的象征的意义--“行”。“行”所指称的无非是一种5350自然的“运行”?是依循着本身之为呈现所固有的一种规则而持续运动 是一种自然的作为。因此当鲧矱洪水时?帝要震怒!因为这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作为,天命之降于禹 是因为禹因势利导以治水。水性基本9294上就是流,阻流以治?自然破坏水性?坏了自然之性?定会引起天怒!因而也必导致人怨!是以夏启伐有扈氏?认为所行之讨伐是“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五行”意味着物质运动 意味着万物之宗、以1912上古人所云。实际在表达一种思想:不顺“五行”而行,则将如有扈氏与鲧般?为天命8977所弃绝、虽有点唯心之嫌、但也并非不无道理?遇事依循自然。因事而治。一定会比盲目胡为要来的顺畅、、

什么是五行论

  金木水火土被称为5行弧5行相生相克?金生木、木生火,火生水 水生土,土生金!东方学说中,有把5行看做世界的本质。世间万物都生于这5种元素!。

五行山怎么样

  山头一座....高百几米....高倒唔高。行得辛苦~~~那个石阶也太高啦吧...仲要刚下完雨....我着住对人字拖~~~小心再小心~~什么风景..什么美景一概不知道...唯独脚下的4888石阶吸引我!行到我...最高的观景台豆腐润甘细~~塞住一堆人,我爬上去马上落来啦~~~怕 山腰到有庙...忘记什么名字啦、有电梯可以到山腰的?不过用处不大~~还要花钱...山脚好多买石头的店~~~幸好落到山脚先来下雨~~太好啦,!

人本身的五行

  五行包括 木火土8051金水   一般来说五行对应人体五脏   木属肝   火属心   土属脾   金属肺   水属肾   [!

什么是“正五行”?

  东方寅卯木 西方申酉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土为中央?辰戌丑未,子中癸水,丑中己辛癸,寅中甲丙戌!卯中乙木。辰中戊乙癸!巳中丙戊庚!午中丁己,未己丁乙。申中庚壬戊 酉中辛金!戌中戊辛丁 亥中壬甲?!

五行三木怎么办,五行三火怎么办

  欠吸,

五行是什么,如何看一个人的五行

   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看五行可以找专门看五行的人看?塰的五行

五行之性

  3176只要八字不变?火盛火衰是不会变的!庚午 癸未 丙戌 戊戌!本命太阳火生于土令?当为火衰!埂比肩为用!   至于什么“火主礼, 其性急, 其情恭, 其味苦, 其色赤. 火盛之人头小脚长, 上尖下阔,浓眉小耳, 精神闪烁, 为人谦和恭敬, 纯朴急躁. 火衰之人则黄瘦尖楞, 语言妄诞, 诡诈妒毒, 做事有始无终.”   之类的是无聊话!怎么可能有人是纯火的命、!

怎么看自己五行

  五行学说也是古人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他们认为世纪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现 比如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声:角。徵?宫?商!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脏:肝 心!脾?肺?肾!五情:喜?乐 欲,怒!哀,五常:仁?礼?信!义 智等等。每种事情的五项内容都分别显示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顺序,五行有生成!相生,相克的顺序?生成的顺序是木?火。土 金?水!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顺序是:水克火。火克金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阴阳和五行学说相结合?成为古人解释各种自然和人生现象的一种理论?占卜和命相学是预测未来的一种活动,古代生产力低下。对个人命运就更难把握!也就更想知道 命相学就利用了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一个人的命运,主要的一种方法就是用生辰八字来推算命运!所谓生辰八字、就是用天干 地支表示的出生的年,月,日!时?先秦时期 人们只用天干地支来记日 但是后来,年月日时都可以用天干地支来记了、天支有十个: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二者顺序配合可以产生六十个单位?叫六十甲子?那生出生的年?月?日!时分别用天干!地支配合来表示?正好有八个字 因此叫生辰八字?相者又叫3068它是人的四柱,5055生辰八字里也有五行 在十天干中!甲。乙属木!丙 丁属火,戊?己属土?庚 辛属金 壬?癸属水?十二地支中?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酉属金!亥,子属水!辰、戍?丑?未属土?这样一来?根据生辰八字,就可以推算出你命里缺什么,古人认为必须五行俱全、命运才会兴旺?   对于现代人来说?判断8104自己的生辰八字。已经不是很容易的事了?因为大多数人都以阳历,就是公历来记自己的生日。所以在这里介绍一下怎样从阳历生日来推算生辰八字!   生年的天干地支表示最好找到?它的一年就是阴历的一年!从初一到除夕,只要查一下年历就可以了?如果没有当年的年历,可以根据今年的年历逆推,在知道了今年的天干地支后 可以参看本书第二章第二节中的六十甲子表!依次逆推就可以了 比如1998年除夕以后至1999年的除夕是戊寅年!那么逆推2574可知1997年是丁丑年,1996年是丙子年!1995年是乙亥年!1994年是甲戍年等等,   生月的天干地支也不难推算 阴历以十一月为子月?!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