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运阁 >办公室风水 >风水禁忌

过年有什么禁忌?

  中国传统过年的禁忌   中国是内涵最深的一个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从前古人讲3895究“敬天 敬地”?因此在民间流传的禁忌也不少 一代代流传下来。就连最热闹的新年节日,老人也常提醒后辈不要触犯禁忌,以期来年好运 据说确实有其灵验性?   中国人过的农历新年指的是初一到初五这几天!当然我们通常会将前后几天都算进去一起庆祝,9928直到十五后节日气氛才慢慢淡下,   1.要说好话!忌骂孩子:传统认为孩子初一若挨了骂!就要挨一整年的骂、尤其要求初一这天要说好话?不能说粗7353口不雅之言。有些地区万一小孩说溜了嘴!大人会马上跟着说:“孩童之言?百无禁忌”。若是不小心摔破了东西、就会说“打发打发” (发财之意)。   29018.忌打扫?忌将垃圾扫出门外:过年前要拜“灶王爷”?送走后“灶王爷”!年三十夜以前要打扫完毕!叫“扫扬尘”,有除旧迎新的意思、到过年那几天则忌打扫,初一至初五忌倒垃圾!也不能将垃圾扫出门外或往外倒污水?恐将家中的财气扫掉,   3.初一,初二忌洗衣:水神的生日在初一 初二、因此忌讳在这两天洗衣服?   4.初一忌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催人起床 认9534为这样会让对方整年都会被人催促着做事?   5.已婚女子忌初一、四!五回娘家:过年期间?嫁出去的女子和女婿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女方娘家,据说这样才不会把娘家吃穷,   6.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年初一忌跟还在睡梦中人拜年!须等到对方起床后再拜年!否则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上,   7.忌吃鱼头,鱼尾:过年期间鱼是必备菜?曰“有余”,吃鱼时 应将头尾留下不吃,这样就表示来年不仅有吃穿!还有剩余?   8.忌讨债:传统认为?过年期间不管是被人要债还是向人要债的人这7104一整年都会很倒霉!因此忌讳向人讨债。   春1881节的习俗、

过年的禁忌?

  (1)   崇尚吉祥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特别是在过年期间?人们说话做事都要尽可能的体现“吉祥”、期盼在来年能平平安安,吉祥如意!今天,我们的特别报道《见证——过年的滋味》就和您聊聊过年的禁忌?   正月是农历新年的开始!人们往往将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运好坏的兆示期 所以!过年的时候“禁忌”特别多 当然!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一样?过年的禁忌也是不一样的、   9717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了,为图方便省事、不少年轻人对这些传统的禁忌习俗就不怎么讲究了 而年纪稍长的老人依然记得这些“禁忌”,家住沙市区五星三村的程奶奶每到年三十的时候!就做上很多好吃的菜?蒸上比平时多好几倍的饭放在厨房里,从腊月三十一直吃到正月里?   爆竹一声除旧岁?送走旧年迎新年?到了初一、家里的垃圾也不能马上倒掉!这些垃圾要等到初三以后才能倒出去 因为以前的人都认为,把垃圾倒出去就是将自家的财气倒走了,到了过年的时候,程奶奶还会将平时缝缝补补用的针线盒收拾起来,做这些都是为了图了吉利。盼个平安   在语言方面也有很多讲究 以前!一到过年?大人就会告诉小孩、过年时、千7521万不能说带有“破”?“坏”!“死”,“穷”等不吉利的字眼、如果,一不小心 小孩说漏了嘴。大人总会在旁边接上一句“童言无忌”, 0013  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 很多古时候传下来的禁忌都逐渐被人们淡忘了。如果过年没有这些禁忌 可能还真缺少了过年的气氛。禁忌种种、叫人担着点心?神经有那么一点紧张!却又能给人一丝希望!盼望着新的一年里有一个新变化 年味反而更浓!   (2)   农历过年期间禁忌   过年通常从初一到初五为止!初五之后就要隔开 表示这个年已经过了。开始要恢复正常生活了,传统习俗过年有一些禁忌,例如过年不要生气骂人。打小孩等等!以下是过年一般人常听到的禁忌?   大年初一:   1.已嫁之女不可回娘家:过年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会把娘家吃穷。因此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娘家、但是其中的含意是嫁去的女儿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了,过年婆家一定有很多人来拜年 媳妇要帮忙奉茶服侍、因此初一不可以回娘家?   2.早餐忌吃稀饭!荤食及药品:过去的传统穷人家才吃稀饭。所以在年初一的上午一定要吃乾饭、表示家里整年度都会很富有!而年初一的早上叫做万神盛会!表示所有的神出来拜年!因此为表尊敬首先不要吃荤,要吃素?另外除了重病不得不吃之外。一般的补品0627补药初一最好不要吃?   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叫人姓名催人起床、这样表示4125对方整年度都要人催促做事情!    4.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年初一时对方还在睡梦中不要跟对方拜年!等对方起床再拜年 因为这样会让对方一整年都在病床中。   初一?初二忌洗衣:水有水神,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这两天不要洗衣服   初一到初五:   1.白天不可午睡:过年期间白天睡午觉!表示整年度都会很懒惰?其中的含意是因为9971过年期间有很多客人到家里拜年,如果睡午觉的话对人很失礼!   2.忌倒污水?垃圾、扫地:过年期间不要从事洒扫的工作 因为这样容易把家中的财气扫掉,   3.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过年期间不要让人从自己口袋掏东西!这样表示整年度钱财都会被人家掏走、   4.忌向人讨债:过年期间不管是被要债或者是跟人家要债的人在一整年间都会很倒楣?因9393此忌讳向人讨债 ,

过年有何禁忌

  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我国拜年习俗始于古代,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古时又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包括向4386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6535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贺年是平辈相互施礼道贺,现在 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7747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 祝福长辈健康长寿 万事如意,长1999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7375饮酒娱乐 解放前,好多地方还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礼俗:无论在道路巷陌。还是家里屋外?只8959要遇到长辈,就要跪下来磕头拜年,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6013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 "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 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 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 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0087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0713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 以图吉利讨口彩 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

梦到要过年了什么都没有准备

  梦见过年预示5852你近期开销可能会增大,如果是没有钱准备则表示最近生活上会有些拮据!反正则是说明你会遇到让你意外的毫无准备的事?因为过年时喜庆的?所有多半是好事?不过?有句话叫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多半体现的是我们心8684里潜在想得到的东西?与心情欲望等有关!可不要太执着而沉溺梦里哦,!

太爷爷过世了,过年有什么禁忌吗

  太爷爷过世了、过年不贴春联?不放鞭炮 、

古代名人过年的趣事

  据说。“年”是3019一种古代的吃人猛兽。磨牙吮血,先民闻之丧胆、终于有神农氏手6480持神器将其降服?时值农历十二月三十日,黎民百姓遂称这一天为“过年”。“过”字含有去除之意!过年就是去除猛兽!流传今日的过年燃放爆竹的习俗?具原始意义就是驱赶猛兽,这属于神话传说、过2130年是一个噼噼啪啪的火爆节日?火爆是过年的特征、?过年禁忌

维吾尔族过年是哪天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即开斋节)!库尔班节(即古尔邦节)和诺鲁孜节?前两个源于伊斯兰教,日期是按回历计算的。9715每年都在移动,因此有时是在冬季、有时则是在夏天或其它季节!维吾尔族在节日及喜庆的日子里举行“麦西莱甫”等各种娱乐体育活动。 ?

过年为什么要串亲戚

  农历新年和春节在中国传统里是大日子, 所以要在这一天拜访亲戚互相问好拜年咯. 平时大家也不常聚在一起,就趁过年的日子热热闹闹地聚头了. 这个习俗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了吧. 有一种说法是说拜年串亲戚的最早起源是因为一个怪兽"年". 他每年都会来咬伤人和畜,每到这个时候人们就躲在家不敢出来, 后来人们发明了爆竹把"年"吓走了, 当"年"走后人们都要出门去亲朋好友家拜访看看他们有没有事, 庆祝大家都平安无事. 据说这就是拜4475年的由来哦.,

过年有什么节气?

  中国新年的来历     中国新年的日期,在各朝代5553并不相同,夏朝定在一月初一!商朝定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定在十一月初一,秦朝定在十月初一,到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接受司马迁等人的建议使用《太初历》?恢复了夏历即农历,以正月9373为岁首、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后来历朝历代虽对历法有过修改,但基本上仍然以《太初历》为蓝本!以夏历的孟春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元日,即新年的第一天     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清朝统治被推翻,孙中山在3503南京建立中华民国政府,各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召开会议!讨论历法问题。会上达成了“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的共识?决定使用公历 把公历1月1日定做“新年”?把农历正月初一称做“春节”!1059但并未正式命名和推广!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历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把农历正月初一定名为“春节”?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让人们热烈地庆祝农历新年,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 我国的新年礼6070俗经历了萌芽 定型?裂变 转型7271的发展过程?     先秦时期、新年习俗处于萌2270芽阶段,此时的庆祝活动主要是在一年农事完毕之际?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的“腊祭”?《诗经·七月》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旧岁新年交替时的节庆风俗,诗中所谓“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觥、万寿无疆”,是说人们将美酒和羔羊奉献给诸神!以酬谢一年来神的保佑和赐福,这时的欢庆活动因各诸侯国采用的历法不一样而没有统一的日子?大致在冬天农闲之际、它是后来新年习俗的雏形、     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经过战国和秦朝末年的社会大动荡后,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社会0694秩序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情趣高涨,一系列节日习俗形成了 《太初历》推行后,历法长期稳定!正月初一作为新年的日期也因此得到确立!这样一来!原来各地区分别在冬末春初不同日1495子举行的酬神。祭祀和庆祝活动便便逐渐统一在农历正月初一这一天进行、8004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过新年的习俗愈演愈烈,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卜岁,游乐赏灯等活动都已出现、新年成为我国第一大节日?     新年习俗在唐代发生裂变、唐朝是思想文化昌明的时代,同时也是内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 新年习2716俗渐渐从祈祷!迷信?攘除的神7701秘气氛中解放出来、转变成娱乐型?礼仪型节日!元旦的5938爆竹不再是驱鬼辟邪的手段、而成了欢乐、喜庆的方式 庆祝新年的重点由祭神转向了娱人,转向了人们自己的娱乐游艺!享受生活、所以?可以说?也只0725有在唐代以后?新年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亿民欢度的“佳节良辰”,     新年习俗到5067明清时期转型,这种转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礼仪性?应酬性加强,人们在新年相互拜谒,达官贵人互送名帖!或者登门叩拜!平民百姓也讲究“礼尚往来”!馈赠礼品。互相拜年!二是游艺性进一步加强。新年期间。玩狮子 舞龙,演戏!说书 高跷,旱船等各种娱乐活动五彩缤纷?绚丽夺目?北京人逛厂甸。广州人游花市,苏州人听寒山寺钟声!上海人游城隍庙……各地游艺活动自具特色!各种娱乐活动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这时的新年习俗将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合起来。成为集中展示我国几千年风俗文化的民俗博览会,     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新年风俗盛行赤县神州!渗透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也铸造了每个炎黄子孙的灵魂!过大年、每到阴历年底赶回家与亲人团聚 祭祖宗!吃饺子、拜年?赏灯?这些已成为炎黄子孙共同的习惯。     中华过年习俗还辐射到周边其他国家?如日本,越南!朝鲜 韩国等国家、他们与我们以相似的方式庆......余下全文>>?

过年为什么要点香?

  佛教是公元初传入的    烧香是中国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有三个特点极为引人注目:一是普遍性 汉人烧香!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也烧香,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无处不烧 二是历史悠久!现存文献《诗经》《尚书》已有记载?则其起源必早于诗书3414时代即西周、三是普及性?几乎做什么都要烧香:对祖宗要烧,对天地神佛各路仙家要烧,对动物要烧!对山川树木石头要烧?在庙里烧、在厕所也烧、过节要烧?平常也要烧 作为一种生活情调要烧,所谓对月焚香。对花焚香?对美人焚香。雅而韵。妙不可言,作为一种门第身份 所谓沉水熏陆?宴客斗香 以显豪奢,虔敬时要烧。有焚香弹琴,有焚香读书 肃杀时也要烧?辟邪祛妖 去秽除腥?有事要烧!无事也要烧,烧本身就是事,而且还会上瘾!称为“香癖”?就仿佛现代人的抽烟饮茶一样   有趣的是。5146不特中国烧香、世界上好多民族和国家也烧。香的英语写作incense!查5880《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八卷第543页)、载有如下内容:古埃及人从阿拉伯和索马里沿海地区引进香料树?把香当作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用品。巴比伦6796人在祈祷和占卜时往往焚香。以色列人在被掳往巴比伦(公元前586年--前538年)以前引进了香、到了公元前5世纪?一些祭坛专供奉香之用 印度教特别是湿婆派在正式礼拜和家常礼拜中都要焚香。佛教在节日礼拜、成年礼拜以及日常礼拜中都焚香 日本神道教也焚得!从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就焚烧木头和树脂!以供奉神明和祛除恶魔 罗马人先是焚烧香木!后来引进了香?焚香在公祭和私祭上以及崇奉皇帝时越来越显得重要。   中国烧香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以汉武帝为界、前面为第一期!可称初始期。其间?所烧的香有以下几种:   柴?玉帛?牲体?香蒿 粟稷等?   烧香的作用是唯一的。用来祭祀、烧香行为由国家掌握 由祭司执行、   周人升烟以祭天 称作“禋”或“禋祀”!《诗·周颂·维清》:“维清缉熙 文王之典?肇禋!”笺:“文王受命始祭天 ”即是说、这种祭制始于周文王。   其具体祭法为:将牺牲和玉帛置柴上!燃柴升烟 表示告天。《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 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熈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注:“禋之言烟!”“三祀皆积柴实牲体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烟 所以报阳也!”疏:“禋?芬芳之祭!”(用《十三经注疏》本 下同 )   可见,所谓禋祀。一是点火升烟 二是烟气为香气!以香烟祭神,那么这就是后世所谓“烧香”了!   这一期。香事有以下特点:一是香品原始、为未加工的自然物!还不是后世正规意义上的“香料”(树脂加工而成)?4245二是自然升火 不用器具如后世的“香炉”,三是专用于祭祀。而祭祀由国家掌握?即,烧香还没有生活化,民间化!明周嘉胄《香乘》引丁谓《天香传》谓:“香之为用。从上古矣 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三代禋祀!首惟馨之荐,而沉水熏陆无闻也?其用甚重,采制粗略,”   第二期!从汉武帝到三国?可称引进期,汉武帝于中国香事的发展?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其一、武帝奉仙。为求长生!是神就敬、而打破了以往“香祭祭天”的垄断!   其二、武帝时期香品渐走向实用化,如置椒房储宠妃?郎官奏事口衔舌香等?打破了香必用祭的垄断!使香进入生活日用,   其三,0471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武帝大规模开边, 就在这一时期 产自西域的真正的“香料”传入中国。 《说郛》卷35引宋·吴曾《能改斋漫录》称:“又按汉武故事亦云,毗邪王杀休屠王,以其众来降,得其金人之神?置甘泉宫, 金人者?皆长丈余!其祭不用牛羊!唯烧香礼拜, 然则烧香自汉已然矣!”此外。武帝曾遣使至安息国(今伊朗境内)!《香乘》卷二引《汉书》称:“安息国去洛阳二万五千里?北至康居,其香乃树皮胶?烧之通神明!辟众恶。”树皮胶!即树脂 是为真正的香料。   由于有了真正的香料!使武帝时的香事变得格外繁盛起来 后世野史笔记屡称不绝。什么焚“月支神香”解除长安瘟疫(《香乘》卷8),燔“百和之香”以候王母(《汉武外传》)?用东方朔“怀梦”香草在梦中与李夫人相见 直至烧“返魂香”使李夫人还魂--这个传说还传到日本(见《源氏物语》)第48回)?    香事繁盛,香具应运而生 不久?中国第5715一个香炉也发明出来了,称为“博山炉”!传说上面还有刘向的铭文:“嘉此王气!崭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绮,宋火青烟 ”(见《香乘》卷38)。刘向为宣帝时人、从此,香品与香炉配。使中国的香事进入一个新阶段?   然而!从武帝时引入西域香料始!降及东汉三国!在这三百多年间。香的使用还仅限于宫庭和上层贵族之中、极为名贵,难得进入寻常百姓之家?《香乘》卷2引《五色线》称:“魏武与诸葛亮书云: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为馈赠之礼品,又《香乘》卷7引《三国志》称:“魏武令云: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内不得熏香?”足见焚香即使在宫庭中也还是一种奢侈?   第三期?是普及期 香的走向普及?是隋唐以后的事、普及的原因有二:一是“西(域)香”由“南(两广、海南)香”所取代,“迨炀帝除夜。火山烧3128沉甲煎不计其数?海南诸香毕至矣?”(《香乘》卷1)南香的大量涌入!使香的价格降低!为普及提供了2398物质准备、二是佛道二教从六朝以来大发展。轮番跻身于国教的至尊地位,二教尚香,“返魂飞气?出于道家!旃檀枷罗,盛于缁庐!”(颜氏《香史序》)从而。信徒汹汹!风气大展?造成烧香走向普及,只不过!这时固有儒教还与释道二教时相对抗冲突,传统士人抵制特别是佛教,而使繁盛的香事略为减色?   迨至宋代、三教融合 烧香之俗?也便御2477风而行 为大家一致崇尚?士人拜祭孔子时也烧起香来! 这就出现了本文一开头所讲那种局面。明屠隆总结道:“香之为用?其利最薄?物外高隐?坐语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悦神!四更残月、兴味萧骚,焚之可以畅怀舒啸,晴窗塌帖,挥尘闵吟、温灯夜读。焚1100以远辟睡魔?谓古伴月可也、红袖在侧?秘语谈私、执手拥护!焚4370以熏心热意 谓士助情可也、尘雨闭窗,午睡初足!就案学书?啜茗味淡。一炉初热?香蔼馥馥撩人?更宜醉筵醒客,皓月清宵!冰弦曳指、长啸空楼!苍山极目?未残炉热,香雾6255隐隐绕帘,又可祛邪辟秽,随其所适,无施不可,”   香与美已融合为一?大量诗文专门写香。兹举北宋陈与义(字去非?与黄庭坚!陈师道齐名)的《焚香》 为例:   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   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   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   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    炉香袅孤碧、云缕霏数千   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   世6611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    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   无限心意情怀,寓寄一炷烟中!人生喜怒哀乐乃至形而上的追问与探求均在此找到出路 于是也就难怪世事变迁而熏性是不改的了,噫 香已经完全渗透内化到人的精神之中。这种渗透是那样的深!以至到9649了民国年间,林语堂还津津乐道!在《生活的艺术》中专门辟一章向美国人介绍中国的焚香,前面明代屠隆的一段话!就是转引自林氏这本书的第六章?


展开全文